怅然思变意难平
天才一秒记住【腐趣阁】地址:fuquge.com
萧长风在碎石上走着,营地里的咳嗽声不绝于耳,像一把钝刀,在他的耳膜上割来割去。几个士兵围坐在篝火边,用一口从洗劫的村子里捡来的锈铁锅煮着野菜。这一幕,突然让他想起太祖年间卫所制的辉煌时期。那时,士兵们“三分守城,七分屯种”,每个营地都有自己的屯田。炊烟袅袅,连锅铲碰撞的声音都透着安稳。可现在呢?营墙上“万历通宝”的字样在暮色中若隐若现,就像这个王朝的命运。他们连填饱肚子的米粮都成了奢望。
他蜷缩在营帐的角落里,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佩刀上磨损的云纹。这把刀,还是三年前剿匪立功时得到的赏赐。如今,刀鞘上的牛皮已经开裂,就像他那摇摇欲坠的信念。“我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了呢?”这句话在他心里翻来覆去,每想一次,都带着一股铁锈味。
记忆瞬间回到陈武宣读圣旨的那一天。陈武迈着四方步,大摇大摆地走进来,脸上那副得意洋洋的样子,好像自己已经站在了权力的巅峰。他手里捧着的圣旨,烫金的字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,本该庄严肃穆,此刻却和陈武的姿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怎么看怎么刺眼。萧长风呆呆地站在原地,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到头顶。直到这时,他才如梦初醒,看清了自己在这复杂的官场权力博弈中,到底处于什么地位——不过是一颗任人摆布的小棋子罢了。
明朝现在的官场,官员选拔体系那叫一个混乱。科举之路被捧上了天,武备却被冷落一旁。文官集团靠着八股取士,牢牢把持着朝堂的话语权。像陈武这种人,肚子里没多少墨水,整天琢磨的都是怎么攀附权贵、溜须拍马,靠着阿谀奉承爬上高位,占据要职。萧长风心里满是愤懑,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张居正改革的时候。那时,张居正推行考成法,一心想要整顿混乱的吏治。考成法明确规定了各级官员的职责,设立了考核标准,让官员们各司其职,不敢懈怠。这一招效果显著,行政效率大大提高,朝堂上焕然一新。更重要的是,武将们终于有了在公平环境中施展才华的机会,不用再因为出身武职而处处受限。可是,那些守旧的文官们,只盯着自己的利益,生怕改革动了他们的“奶酪”。张居正一死,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,联手把改革成果全部推翻。那些因为改革看到希望、崭露头角的武将们,一下子又掉进了深渊,失势后被打压得死死的,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。这一幕幕,完全就是官场党同伐异的真实写照。萧长风想到这里,心里一阵悲凉,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场残酷斗争的牺牲品呢?
他的思绪又飘到了林宇的小课堂。当时,夜幕笼罩着营地,只有篝火熊熊燃烧,火光照亮了围坐在一起的众人的脸。林宇站在篝火旁,身姿挺拔,开始给他们讲各种道理。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,”林宇的声音坚定有力,穿过夜色,钻进众人的耳朵里,“但这责任,不是让我们白白送死,而是要为天下百姓谋福利。”那时的萧长风,还是个懵懂少年,只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眼神里透着迷茫。现在,他身处困境,四面楚歌,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分量。林宇还不辞辛苦地教他们读书识字,在泛黄的书卷上,一笔一划地写出文字;讲解历史兴衰时,更是滔滔不绝,从秦皇汉武的霸业,到唐宋的繁荣与衰败,让他们清楚地知道,一个王朝的稳固,就像一座高楼,需要上下一心的坚实基础,而不是官员们贪污腐败、压榨百姓堆砌起来的摇摇欲坠的危楼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《明末隐龙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腐趣阁fuquge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