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 天道好还
天才一秒记住【腐趣阁】地址:fuquge.com
钱昆追踪到的信息显示徐文清在郑玉娥死后不久,因惧怕郑家报复及内心煎熬,化名“徐子安”,携家眷乘坐“南洋号”客轮,前往星洲城。
陈硕通过通感捕捉到零碎信息:徐文清在南洋过得并不好,做过账房、小贩,皆因性格懦弱、优柔寡断而失败。晚年贫病交加,孤身一人住在廉租屋。最终,在一份1948年的华文小报《星洲日报》角落,钱昆找到一则不起眼的讣告:“徐子安(本名文清),原籍粤省港岛,于昨日在寓所内吞金自尽,身后萧条……”懦弱逃避一生,终究未能逃脱良心的谴责和凄凉的结局。
郑家老屋找到的几封残缺家书时,发现一封由郑家远房亲戚写于郑德财死后的信,信中提及:“……郑德财族长晚年甚是凄凉,其子守光败光家业,对其父亦多有怨怼。去岁冬,族长醉后失足,跌落村口老塘,及至天明方被发觉,已无生息……时人皆言,此乃玉娥小姐显灵索命……”李铮结合地方志碎片信息,确认了郑德财溺亡于沉塘郑玉娥的同一片池塘,时间、地点、方式均与郑玉娥怨念所指完全吻合。
在胡杨的带领下,他们走访了码头区的老居民和海事档案馆。林晚晚敏锐的嗅觉在码头一处废弃的老仓库角落,捕捉到类似郑家老宅和祖屋库房那种“陈旧霉味”混合“特殊阴冷”的气息。循着这气息,在一堆废弃的渔网和木箱下,胡杨发现了一个被淤泥半掩的、锈迹斑斑的旧铁盒。
打开铁盒,里面是几张被海水侵蚀严重、但依稀可辨的旧船票存根,以及一张几乎烂掉一半的合影——照片上,年轻时的徐文清穿着长衫,眼神躲闪地站在码头,旁边是几个模糊的送行人影。照片背景里,“南洋号”的船身清晰可见。这张照片,成为了徐文清懦弱逃离的最后物证。
至此,所有线索闭合。档案清晰显示,周家先祖与郑德财的产业交易完全合法合规,有完整的契约、公证和付款记录。郑德财抵押产业是为了填补其子赌博和其自身挥霍造成的巨额亏空,与郑玉娥沉塘事件无直接因果关系。周家在当时只是正常的商业接盘者。
珊瑚簪确系被郑德财的儿媳王氏,在郑玉娥被诬陷时趁乱抢走,并私下变卖。买家几经转手,最终竟被当时急需资金打点关系的郑德财本人,作为“礼物”秘密送给了周家先祖,以期在产业抵押价格上获得些许“照顾”。之后阴差阳错地成了周家库房里的“蒙尘之物”,也成了郑玉娥怨念与周家产生微弱链接的根源。
徐文清在郑玉娥死后,确实得到管理新铺子,后续在弟妹学费和资金不足的情况又向郑家索要财物,郑家此时无力应对,兵行险着打算雇人将徐文清打死,因惧怕郑家势力与内心愧疚,很快便举家迁离港岛,不知所踪。后续他辗转去了南洋,一生潦倒,郁郁而终,死时身边无一亲人。其懦弱背叛,最终也未能换来安稳。
郑德财在侵吞郑玉娥父亲家产并逼死侄女后,并未善终。其子郑守光烂泥扶不上墙,家业在其手中迅速败光。郑德财晚年众叛亲离,被儿子儿媳嫌弃,最终在一个寒冷的冬夜,因醉酒失足跌入当年沉郑玉娥的同一片池塘,溺水而亡。天道循环,报应不爽。
至于郑守业经营家族生意不行,后得知妹妹“生病去世”更无心留在港岛去了列敦过完平安的一生。
月光洒在平静的海面上,码头的旧影在夜色中沉默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《通灵少女修炼日常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腐趣阁fuquge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